東嘎皮央遺址位于扎大縣城和40公里處,綿延2公里,分為東嘎皮央建筑遺址和石窟群,東嘎皮央遺址,建于公元10世紀左右,是當年古格王國興建的八大寺院之一,曾是古格王國的政治、經濟和文化的中心。那里的石窟壁畫遺址,是中國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遺址。
東嘎皮央遺址是坐落在一個干涸的河岸臺地約90米高的山丘上,建筑遺址主要分布在山腳、山腰及山頂的南北兩側,總面積逾萬平方米,這里是一處由寺院、城堡與石窟、塔林組成的大型遺址。石窟分布在山體的前山與后山,當地傳說這里洞窟的數量是“前山一千”、“后山一千”。皮央前山的山腳,有一塊高大的太低,名為“格林塘”。上面建的有古老的佛寺與塔林。前山的山腰和山頂上,分別殘存著早年佛寺的杜康大殿,與高級僧舍“拉不讓孜”的遺址,與石窟群混為一體。后山上,則殘存著拱頂、護法神殿以及大量的洞窟遺址,總體規模宏大,其中,貢康,即護法神殿,是開鑿于山巖內的洞窟殿堂。在洞窟里面,各壁殘存有大量的壁畫,東壁上會有歷史薩迦祖師像,下繪度母、護法神像等。右上角繪有一披甲武士,武士的裝束與古格古城屁話相同,南壁右側上方繪有高僧想,中排繪制二尊依怙神像。
在這半山腰中,有3個洞窟中的東噶壁畫保存的較好,它的行程及其年代,目前在眾多的西藏歷史、宗教、文化檔案中都是沒有記載的,是一個尚待破解的文化之謎,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,洞窟壁畫有近千年的歷史,考古、研究價值極高。壁畫大致上劃分為10類題材,即佛像、菩薩像、各類女尊像、高僧祖師像、護法神力士向、供養人像、佛法故事、說法圖、禮佛圖、密教曼荼羅、各種裝飾圖案紋樣。在這當中,最為精彩的是曼荼羅,繪得非常精彩,其顏色淡雅,特別精細。洞中供養人的形象也繪得很生動,他們就是當時社會生活的寫真。供養人無論男女都身穿一種帶著三角形大翻領的服飾,袖長過手,衣領、一邊、修編上均鑲有花或圖案,男子頭戴一寬沿帽或扎頭巾,而女子則多梳發辮,分數股盤繞在頭頂,佩以頭飾。
壁畫上的動物裝飾圖案也非常的吸引人,造型獨特,別致美觀。
豐富的最新西藏阿里景點信息,幫助中國人和外國人到西藏旅游提供更全面的服務...西藏旅行社歡迎您到拉薩旅游,布達拉宮歡迎您、西藏旅游網(www.80133777.buzz)歡迎您!